首页 > 专题 > 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正文

金凤区:逐梦奋进崛起璀璨新城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第4期 作者:本刊记者 李 旭 发布时间: 2023-03-04 | 打印 | 字号:TT

金凤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 闫院平 摄.jpg

金凤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  闫院平/摄


  2002年11月1日,国务院批复银川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,金凤区应运而生,走上快速发展之路。

  近年来,金凤区确定“五城五区”战略目标,提出“四区建设”的发展规划,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,“生态金凤、宜居金凤、健康金凤、平安金凤、幸福金凤”的美好蓝图逐一实现。今日之金凤区,潜力不断挖掘、韧性不断延展、颜值不断刷新,从城市郊区逐步发展为银川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商贸中心,成为银川市乃至宁夏对外开放的主窗口、产业转型的主阵地、项目建设的主力军。在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城区,每一天都迸发着向上的力量,每一年都书写着无限的精彩。

  塑造经济新优势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金凤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,是建区初期的14.4倍,综合实力迈入自治区县域经济第一梯队;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城镇化率从48.7%提高到82.8%;城市能级不断提升,常住人口从11.1万跃增至65.5万;民生事业全面进步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50元、2750元增加到49300元、17300元,分别增长6.6倍、5.3倍。沉甸甸的数据背后,呈现出一个意气风发、砥砺奋进的金凤区。

  十年来,金凤区经济总量连跨两个百亿元大关,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银川市投资总量的30%以上,投资强度、投资规模保持领先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.5%,增速持续领跑全区。

  从以农业为基本盘,到服务业领跑逆袭,金凤区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、重资产向轻资产、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、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产业结构逐步向“新、精、轻”转变。目前,金凤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为0.7∶16.8∶82.5,三产贡献率提高33.5个百分点,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。自2011年全区首个全国连锁性商业综合体金凤万达广场开业运营,到2016年第五代商业综合体阅彩城开业经营,再到2023年第六代商业综合体建发悠阅城即将建成投运,金凤区商贸服务业实现迭代升级,“消费在金凤”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
  作为撬动金凤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聚集了总部经济、金融商贸、数字经济、科技服务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条,打造出宁夏唯一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目前,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5043家,入驻企业420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6亿元,完成税收55亿元,吸纳就业超过1.5万人。同时,金凤工业园成功整合,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居全区前列。

  激活夜经济活力,打造特色商业街区。金凤区重点推动阅彩城中街不夜城、新华联文化特色街区、宝湖文旅观光街区、隆基第八大街等5条街区提档升级,推广“首店经济、夜色经济、停留经济”三大经济发展模式,打造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区域性消费平台。2022年改造的新昌路特色街区为民生花园小区周边换上了“新装”,二十四节气牌匾和统一修葺的商铺门面让人耳目一新,商业热度随之水涨船高。

  改革创新是金凤区赶超发展的“秘籍”。十年来,金凤区科创成果丰硕,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34家、众创空间13家、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、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、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8家。2017年,金凤区在宁夏率先启动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建设,建立了智慧金凤社会治理综合系统,对179个小区开展数字化改造,实现了对居民小区的精细化管理。对标“便民利企、智慧便捷”政务服务改革要求,金凤区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市场活力持续迸发,获国务院通报表扬。

阅彩城文创艺术集市  辛怡丽 摄.jpg

阅彩城文创艺术集市  辛怡丽/摄


  秀出城市新颜值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金凤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将生态文明建设、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,纵深推进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“三大保卫战”,全力加快城乡品质示范区建设。

  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增绿植绿方面,通过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工作机制,持续保持“散乱污”企业动态清零,金凤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0%以上。建设毓秀公园、阅海公园、花博园、团结路广场、宝湖公园等15个大型生态园林广场,新建小微公园35处,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049亩,城市“三绿”指标居银川市首位。如今的金凤区处处开门见景、出门见绿,成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生态景观区。

  在加强湿地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,坚决落实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黄河水农业灌溉年节水50%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,以严格的常态化管理护一方碧水长流。实施陈家湖水生态治理、典农河水生态修复等项目,持续推动水生态改善,全面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,让30条重点河湖水清岸绿、草色长青。

  一城山水景万千。金凤区按照“园中建城、城中有园、城园相融、人城和谐”的园林规划布局,形成了“透风见绿、开合有致”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。为了让城市颜值更高、环境更美、老百姓生活更惬意,金凤区下足了“绣花”工夫,以绿道为核心骨架、公园为关键节点、小游园微绿地为脉络,一步步搭建起园林城市的生态框架。同时,城区绿化提质加码、村镇绿化提档升级、生态廊道彰显魅力、环城绿网扮靓沿线……金凤区现有湖泊湿地5.6万亩,大大小小的湖泊湿地为城乡面貌增色添彩,重现了塞上江南“月湖夕照”“连湖渔歌”的美景。

  条条道路通南北,引来八方都是客。金凤区城区“八横四纵”南部路网、“三横三纵”北部路网建设和沈阳路快速通道、哈尔滨路建成通车。随着凤凰北街、尹家渠北街全线贯通,团结路“断头”问题彻底消除,金凤五路塔渠街至正源街段通车,自治区人民医院、宝湖路2座过街天桥建成投用,为周边群众出行带来便利。同时,配合自治区和银川市实施银西高铁、海绵城市、地下管廊等项目,完善城市功能。每当夜幕降临,团结路、阅海湾中央商务区、人民广场的景观亮化闪耀夜空,绚丽的夜景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拍照。

  放眼今日的金凤区,城市框架不断拉大,北部阅海经济区产城文旅融合更有质量;中部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,城市功能体系不断完善;南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,打造城市的“后花园”和“菜篮子”。在这里,既有现代都市的明朗大气,也有江南水乡的清新婉约;既有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,也有蕴含诗和远方的写意乡村,“塞上江南”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金凤悦书房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.jpg

金凤悦书房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

  绘就民生新图景

  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金凤区党委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不遗余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坚持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,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80%以上。

  在脱贫攻坚战中,金凤区共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55个,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1369户5685人全部脱贫。丰登镇润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为全国移民工作的典范,润丰村获评“十三五”美丽搬迁安置区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

  十年来,金凤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新(改、扩)建学校和幼儿园35所,新增学位24030个,高质量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“5080”学前教育发展目标,引入银川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,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全覆盖,成功创建自治区“互联网+教育”示范区。自主建成宁夏首个市辖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PCR实验室,医疗机构增至298家,家庭医生累计签约17万人,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远程门诊全覆盖,获评“全国健康促进县(区)”。

  “就业是民生之本,新动能是新增就业的最大‘容纳器’。我们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抓发展、促就业的有力抓手,以吸纳更多人就业,让城市更宜居宜业。”金凤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。近5年,金凤区新增城镇就业近4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余人。面向农村劳动力、就业困难人员、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3期,培育创业实体229个。为突出抓好移民就业,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000多万元,建设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就业等领域29个重点项目,“润丰宿集”、植物园村“草莓小镇”等项目有序推进,进一步拓展农民就业空间、增加农民致富渠道。

  打造高品质生活,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建成“金凤悦书房”11座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9个,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。新增全民健身场地44处、健身设施600多套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毓秀公园的建成使用填补了宁夏运动主题公园的空白。建成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36个、日间照料中心21个、居家养老服务站39个,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。金凤区创新推出民生服务品牌——“金凤悦邻里”,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便民服务,广受好评。美丽乡村内外兼修,打造示范样板村2个,良田镇园子村纳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金凤区3条“最美回家路”惊艳亮相,城市居住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。

  大道之行,壮阔无垠;大道如砥,行者无疆。沿着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引的方向,金凤区广大干部群众将继续发扬实干、苦干和巧干的精神,积极践行首府核心区的责任担当,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,用奋斗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
  责任编辑:沈 阳


>>><<<
【作者】:本刊记者 李 旭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第4期